close
看過不少年紀比較大的人、主管或老闆,一但與他人引發爭議需要討論,便習慣用看起來禮貌和緩的態度,依靠說謊或敷衍來打發他人。
迂迴,無論對方詢問什麼樣的問題與要求,都沒有打算直接應對。
既不打算應對所發生的問題,也沒有打算釐清脈絡。只想要仗著自己的某些優勢或權勢,將責任往外推。
不在乎自己站不站得住腳,就看誰撐的久,一副「你能拿我怎麼樣」的姿態。
缺乏信任=缺乏影響力
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,說穿了,就是彼此之間缺乏信任基礎。
由於沒有信任基礎,所以對方認為不需要聽你說什麼。
由於沒有信任基礎,所以除非你擁有足夠的身分背景或讓他高度認同的能力,否則也不打算給予人情或機會。
由於沒有信任基礎,所以是非對錯等脈絡背景對方都不打算納入評估,就算知道也不承認。
信任作為唯一溝通條件=不問是非與脈絡
一旦對方因此感到惱怒,則剛好上了對方的當。會立即被反果為因的認定「由於你態度不佳,所以我也沒打算跟這樣的人討論問題。」
就算你解釋了反果為因的現象,對方也無意聽取衡量,只會表示「與你這樣的人說話真累」帶過。
雖然說,要想能夠重啟對話,需要反推如何取得信任,以及如何失去信任的脈絡。
然而,將信任作為唯一溝通條件,認為不俱備信任,便足以推翻判斷依據與是非脈絡,以此耍盡流氓姿態與偽善行為的人,可能不是能夠長期往來合作的對象,得多加留意深思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