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思考與決策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《策略就像一本故事書》楠木建

因為不是理論,所以理論很重要。

*由於身邊不少人更看重實務而輕視理論,偶爾我會想一下理論與實務間的距離,由於我自認為是理論派的,但很多時候也會自覺有紙上談兵的困擾,自我產生質疑認為是否對於理論沒太多了解的人,甚至更能夠從現實中獲得更多好處。我大概將這個問題混雜對自我的不滿與對他人知識缺乏的歧視。

文章標籤

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預兆》 Michael Lewis

最好的辦法,是將人從社交網絡中移除

書中提到,現實中,專家往往將重點擺在如何加快疫苗的生產和分發,似乎沒人想探索最有效、破壞力最低的方法,也就是將人從社交網路中移除。

一方面在於,假如能夠在疫情之前就嗅出危機,做出預防性的管制,一旦降低疫情發生的可能,疫情也就沒有發生。

文章標籤

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決策的兩難》Roger Martin

簡化讓我們偏愛單向的線性因果關係,儘管事實明明更複雜且互相關聯。

*不論在職場上或是在日常生活的討論中,有不少事被過度簡化的脈絡爬梳導致最終被簡單的應對處理。這樣的過程很多時候讓我感覺不對勁,甚至隱隱感到痛苦。基於對彼此在認知差異的理解惑諒解,通常這些局勢也就沒能有所改善。

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聰明思考》Richard E. Nisbett

認知基模是我們用來賦予世界意義的框架
*提出現代基模概念的是瑞士發展心理學家尚皮亞傑,他認為我們所接觸到的所有事物,會發展出基模,像是房子、家庭、昆蟲等,一提到相關字詞與概念,我們就會從記憶中連結到相關的概念。我們仰賴基模去形塑所見物品與所處情境的構造與概念。

文章標籤

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本質思考》平井孝志

煩惱的時候,試著問自己「究竟...?」

*一昧煩惱的時候,如果試著一邊問自己「究竟...?」這個問題,或許可發現具說服力又有效果的策略,釐清輕重緩急以及其中是否具備意義,看清眼前的狀況。

文章標籤

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實現:達成目標的心智科學》Heidi Grant Halvorson

當人們把焦點放在追求最大收益,而不是避免損失時,會督促自己加快動作,工作更迅速願意冒更大的風險。

*聽起來像廢話,卻可以當作是給自己的警惕。我們需要拿出的是量、是成績,品質雖然很重要,但追求品質的過程中承擔更大的時間成本與壓力,以及衍生的未知風險。

文章標籤

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