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局思維》Grace Lordan

這種事是難免的

*書中舉的例子是,可能有一台超速的車子從旁疾駛而過,濺起的水花潑溼了我們的衣服褲子,我們可能會低聲咒罵,覺得司機白目等,繼而影響後續的情緒。

但假如有人跟我們說,那個開快車的駕駛趕著去醫院見瀕死的親人,或是面試要遲到了,而他失業好幾個月,承受巨大的壓力,或是有其他的理由,或許可以讓我們產生同情心。

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知道行為背後的脈絡,在情緒上可能會受到不一樣的影響,心情可能不那麼惡劣。

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,也常發生類似這樣的事情,在狀況發生的當下,我會一副理所當然地責備對方,將對方的行為視為反映他長期以來的人格特質。

作者認為,這樣的想法犯了基本歸因謬誤與偏見。就像我們不會希望因為生病錯過會議就被貼上不負責任的永久標籤,或因為火車誤點趕不上考試,我們會希望被諒解,獲能夠被通融進入考場;同樣的,其他人也會遇上衰運因而影響日常互動的不好經驗。

假如之後我們可以把這類事件歸為「這種事是難免的」,可以讓我們在面對日常打擊時更有韌性,同時也具備有包容性。這是我警惕自己的部分。

 

《成功竟然有公式》 Albert-László Barabási

我最重要的研究?一定都是目前正在做的那個

*很長一段時間,我並不把類似這樣的話當一回事,認為只是漂亮話而已。不過現在我卻被這樣的話給打動,或許說,直到現在的狀態,我才搞懂類似這樣的話的意思。

我總會習慣的認為最好的還在後頭,就算是現在難免我還是會抱持這樣想法,不把眼前的人事物看得太重要,認為只是大餐之前的前菜,大可以略過不需要珍惜。

隨著各種考驗與失敗感越來越強烈,才體會到這個想法,這些過程的應對方式也在定義著我,不僅決定我目前的樣貌,也還會持續堆疊成為未來的可能。

 

《不可能的任務》Steven Kotler

對自己與他人信守承諾

*書中認為,巔峰表現是張檢查清單,是每天起床,完成清單上所有目標,並一再重複的堅韌。

一旦設定目標,不管其中涉及什麼樣的情緒,都要完成目標就是長期維持創造力的方法,畢竟如果自己無法堅持完成工作,那就根本不會有任何收穫,更別說是長久了。

我照抄書中這段話,這是一萬年前的我早該嚴肅面對的議題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