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家,很多時候,不知道要跟家人說些什麼。

明明在公司職場經歷了很多事務與人際往來互動間的想法與問題,卻沒有什麼想要分享。

對於比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,難免也會產生相同的處境與狀態,不是不想說,卻又說不上來,不知道要說些什麼。

之所以無話可說、不知道要說什麼,往往是因為,每天或長期以往所經歷或發生的事情與狀況都沒有太大變化,每次所提起的都像是重覆昨天所說的內容,對方也有了某種程度的了解,漸漸的就認為似乎沒什麼要說的,不說也沒差。

在這樣的意識下,彼此間的互動便減少了;減少互動,對於彼此的了解也會跟著滑坡越來越少。

假如沒有意識到要去改善狀況,長期下來,關係便益加疏離,聊天過程顯得冷漠、漫不經心,甚至一邊聊天一邊滑手機。

 

偏見=缺乏(溝通X理解)

然而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變動的,不僅需要通過刻意的去經營,也需要透過刻意的聊天互動。

關係親密的程度,仰賴維繫於彼此間大量互動,透過溝通,增加彼此間的認同,以及在過程中所積累的感受。

依憑過去的印象,不僅會高估自己對對方的理解,也容易對所可能溝通的內容產生預設偏見;

這些偏見所造成的過往認知、刻板印象,導致我們失去與對方聊天的欲望,進而變得無話可說。

所表現出來的反應,難免讓對方在當下感覺到不被關心與尊重,關係跟著產生動搖;一旦失望有所累積,信任感也會跟著失去。

偏見溝通.jpg

 

傾聽X溝通應對=建立共同認知

每天從事的職務,與同事間往來互動,這些過程讓我們累積新的資訊,並對過往所知道的舊的訊息進行更新調整。

訊息頻繁變動,也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。換句話說,就算是相同的事件,由於認知與價值觀有所轉變,所做出的應對方式與態度也會跟著不同。

也因此,假如沒有進行良好的傾聽與溝通應對,將會拉開彼此原先相處所累積的共同認知;

認知的落差容易產生刻板印象與錯誤的解讀;假如後續沒有引發衝突,也可能因此變得沉默,關係益加疏離。

 

親密關係=互動X累積X刻意

要建立穩定的關係,不僅要頻繁的互動,交換彼此的想法更新資訊。當遇到不知道要說什麼的時候,更需要仰賴刻意的溝通練習,嘗試平衡彼此間認知落差。

做這樣的嘗試後,也會發現,並非真的沒有要與對方說什麼,也並非身邊沒有新的事物需要分享。

就算是一時間沒想到有什麼需要分享,也可以透過詢問近況,讓對方知道你有所關心與在意,可能因此透露之前沒有提過的問題或是想法也說不定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