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年前,看到《鬼滅之刃》中繼國兄弟間矛盾的情感時,忍不住就流了眼淚。

作者用簡單的幾句獨白,表達出與最親近的人相處時所產生的複雜思緒;裡頭包含著對彼此的認同、對彼此間能力的羨慕與忌妒,以及在相處過程中的無法理解、積累的偏見與恥辱,還有那幾百年來,無論如何抹滅不掉的深層情感。

大部分來說,故事大多只被狹隘的認定為是消磨時間用的休閒娛樂,作為放鬆心情用的工具;像是小說或電影、漫畫等。鮮少會去思考這些小說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,也不會去認為電影或漫畫,具備任何與大腦演化間的關聯性。

然而,不論是小說或漫畫裏頭,都充滿著各種人生的困惑、災難、恐懼、離別或死亡,有讀來輕鬆愉快的,也有讀來沉重不堪,像是引領著我們旁觀,經歷了一場場戲劇性變動。

故事,引導著我們的意識,默默地改變了對事物認知,改變對外在世界的想像。

具體而言,故事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?我忍不住的想要知道。

《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》這本書,有它自己的章節編列方式,不過在筆記整理過程中,我也另外寫下了自己的分類,僅認為便於說明與理解。

自己的故事

除了閱讀小說、電影,各種廣告、線上遊戲、桌遊等也都充斥著故事敘事要素。就連平日,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,我們也時時刻刻在編列故事,聊天時訴說著自己當下所關心在意的事情,每天補充新的細節。

面對不熟悉的人,在讓對方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更是如此;我們訴說著自己的歷史,也訴說著自己的故事,試圖爭取認同。

而被留傳下的故事,也讓我們得以從中回顧、投射,評估檢驗自己過往至今所經歷過的事情,對不明的過去進行假設,對未來的不安進行想像與模擬。

他人的故事

在生活中我們避免衝突,不過在故事中,我們卻期待衝突越多越好。

故事裡的角色活化我們的鏡像神經元,當角色遭遇到重大的險境時,鏡像神經元也會有所反映,讓我們產生跟故事或影像中相同的情緒感受。我們為故事中所遭受的苦難與折磨感到緊張、感到痛苦,並在他們安然逃脫,避開險境後,感到情緒獲得舒緩。

故事讓我們得以逃避苦悶的現實、從現實壓力中解脫,不付成本的條件下進行模擬與體驗。透過故事反覆觸動神經系統過程中,也強化神經路徑,並在現實中回饋,讓我們更能同理他人,並在遭遇到困境時,聯想到類似的應對策略。

製造故事

夢也助長了故事對腦的影響。透過各種匪夷所思的夢,讓故事進入我們的意識與潛意識,影響大腦,傳遞希望與焦慮,默默地改變我們的想法與行為,帶清醒時,影響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。

當進行裂腦研究手術,切開胼胝體後也發現,負責語言區的左腦,會不斷在各種資料線索中進行解釋、尋找理由與意義,甚至合理化成為謊言,編織出新的秩序。

隱藏的故事

記憶習於壓抑對自身不利的故事,像是過往的傷痛與羞恥。

透過有意圖的局部修改經歷,將生命中的傷痛時刻扭曲銷抹,迴避不願想起的過往,僅編織想留下的,以避免我們處於無止盡的悲觀與沮喪,無以為繼生活。這也讓相關回憶錄或日記,有了重新製造故事的空間。

我們成為不可靠的敘事者。不斷的編輯、重寫與修改,為確保符合我們的價值觀與道德標準。

故事的規範

一如人類的歷史,宗教透過故事,規範人類生活的方式,善惡的標準。

隨著數位科技以及智慧型手機的發達,電視、電影、遊戲公司,也竭力開發強化實境體驗與角色扮演遊戲,讓人能夠沉浸在安全的想像之中。

媒體集團也正隨著金流,編寫符合當下需求的故事。不斷的形塑我們的想法與想像,控制我們的行為。依循一致的道德標準要求我們遵守,讓行為可以運作得更加符合社會規範,成為共同價值、集體的經驗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故事 大腦 記憶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