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疫情世界企業轉型

隨著抗體藥物的研發,以及疫情相對獲得控制。偶爾會在臉書上看到一些後疫情產業發展趨勢相關的想法,大抵上都與產業瘦身與加速遠端數位發展有所關連。

近期看的《三無世代》中,也整理了相關議題,並對接下來的趨勢變化提供見解。

書中提到的三無是指 無移動、無需求、無雇用的現況。

由於疫情的關係,對外經濟活動全面下滑,放假的時候大家都較不願意不出門逛街(無移動),出門減少了,消費的行為也跟著喪失(無需求)。

儘管宅經濟像是網購或是Switch、Netflix、Ubereats等成為疫情下的受益者。卻也讓外面的實體店家在租金以及人事固定成本上承受較大的壓力,尋求重整資源與技術轉型,也就是減少人力僱用以及其它支出成本,加速遠端數位發展的可能(無雇用)。

這樣的趨勢,在之前看的《未來地圖》中,也有相對應的觀點。大抵而言,就算疫情的有效控制能夠讓發展情勢有所減緩,卻不會影響整體典範轉移的方向與目標。

 

反脆弱性競賽

不論是《三無世代》或是《未來地圖》,對於AI的發展以及對中產階級的影響都抱以樂觀的態度。認為AI的發展,有助於提升人力結構的反脆弱性。

這樣的宏觀思考方式大大的忽略了微觀個人風險承擔能力的差異;適當的風險的確可以讓人獲得經驗,知識與技術的累積可以提升反脆弱性。

然而每個人對於何謂「適當的風險」,卻有不同的定義與承受程度。換句話說,血條存量的差異將決定能否在數位生活上取得平衡與保障。

 

例如以年長資深的職員來說,一旦在職場上遭受技術性的威脅或衝擊,要能夠適時的應對或重新學習一套不熟悉的技能,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成本,而所累積的代價成本需要付出多少才能夠獲得足夠的反脆弱性,能夠應對職場上真正的需求不僅難以評估,對方也未必願意給予養成時間。

或是位居偏鄉的學童,所獲得的數位資源可能長期與城市學童不對等,不利於職場資源的選擇外,也讓他們遭受比城市學童還要大的心理負擔,這部分對於經濟弱勢族群也有一樣的問題。

另外,原本所學與長年累積培養的技術不利於當下趨勢的人呢?

更何況,要能夠迴避多重曝險的機率更是不容易。

像是原本承擔學貸、房貸以及父母或子女養育開銷的人,假如沒能即時嫁接相關技術至不同領域而導致失業,面對風險是一回事,連續遭受巨大的風險則可能成為危害社會的根基。

這些例子都只是提出最顯而易見的部分,實際上在曝險過程以及後果,也就是實際上會遭受的困境更為複雜,更加考驗個人心理抗壓與各項技能技術的累積與學習。

儘管趨勢是如此,但整體社會或是個人,都需要在各自領域上打造反脆弱性,除了需要留下充足的學習轉型空間外,沒有太多鬆懈的餘地。不僅經濟M型化、數位素養與足跡的M型化也會持續擴大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