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回覆自己內心的想法很重要?然而,適度的保留,很多時候是相對貼心的舉動。

每天我們都會接收到親友間傳送的分享訊息,或是空檔的時候談論自己的喜好與八卦;其中難免會有不符合自己喜好標準,或是認為有所瑕疵給予負評的部分。

假如就直接反應抗拒或給予負面的答覆,可能因此傷害了最親近的親友而不自知也說不定。

分享互動.jpg

養成接納包容的習慣

並不是認為每個人都玻璃心,而是通常對方所願意分享的事物,不僅意味著所分享的內容是對方喜歡的東西;分享的行為中,也包含著期望能夠得到認同、被接納。背後還隱含著,想要長期間跟你維繫關係的心意。也就是「你是我所在意的人,很希望你也能夠喜歡我所喜歡的事物」。

當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或在意的事物、訊息,喜歡的電影、音樂、書籍、甜點、化妝用品、某個服裝廠牌等,就算自己不是那麼喜歡,假如能夠適度的認可,詢問對方喜歡那些部分,或進一步分享自己類似的東西,推進更多的分享與討論,不僅會讓對方感到貼心,如此認同的舉動,也會讓對方更勇於分享更多自己的喜好,加深彼此的情誼。

就算這次所分享的內容真的很不喜歡,也別急著潑對方冷水。最有可能的狀況是,之後對方也可能分享自己很感興趣的東西,甚至所分享的訊息在生活與職場上獲得極大的助益。

 

接納與給予讓我們獲得更多

一旦感受到對方的拒絕,未來在分享訊息上,也會更加謹慎退縮,成為對方的壓力源。長期以往下來,彼此間的情誼將可能越來越淡、益加的疏離。

試想,假如換作是自己分享覺得很有趣很喜歡的事物,對方沒能夠給予正面回應時,大概多少會產生落寞的情緒吧。

並不是說,得無條件接受所有自己不感興趣的資訊,而是可以嘗試透過更適當的態度做反應或終止話題。

由於我們都有互動溝通與分享的需求與欲望,需要被肯定、被接納。因此理解對方所分享訊息背後隱藏的含意,也變得更加的重要。

對方可能此刻很需要如此的揭露,與外在取得連結。少了這樣的社會連結,不僅會加深寂寞感,長期沒能理解與被理解、被認同,自信也會變的低落,產生自卑、退縮的心態。

讓自己養成分享、接納包容的習慣,不僅有助於人際往來,也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快樂,有助於心理健康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接納 分享 溝通技巧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