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有閱讀習慣的人,通常也會時不時地進行重複閱讀,重複閱讀所產生的曝光效應,會讓我們產生自己已經懂了的錯覺,假如生活中沒有相關資訊的應用,則容易被遺忘掉。
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產生,有些人會書寫閱讀筆記。透過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來做理解,將思維外顯視覺化,來減少遺忘的速度。
《卡片筆記寫作法》這本書中,作者則更進一步的認為,應該要建構一書寫程序。因為就算是書寫筆記,抑制了遺忘的速度,但是終究會因沒有使用而遺忘。
透過書寫輸出程序,想辦法讓新輸入的資訊,可以與既有的內容構成連結,結構成一整個主題專題,便能夠產生增值循環。
那可以怎麼做呢?作者提到他的方法:
首先他將所有感興趣想了解的資訊或一時想到的念頭,都收集彙整在固定尺寸的卡片中,在裏頭標示資訊來源或其他便於整理的編號項目。(這部份我們現在有很多軟體可以幫助我們做資訊整理,像是notion、obsidian等。)
將資料整理在特定地方後,再針對主題進行分類排序。
最後依照想法與目的,再將這些主題轉化為一連貫的內容,整理成初稿,進行編輯校對等。
作者認為,這樣的程序不僅讓我們增加資訊的記憶,整理輸出後,資訊本身也會產生自我強化反饋循環的作用;也就是依據所整理的初稿作為基礎,從中又讓我們產生新的想法,取得資訊的二階效應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