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《更富有、更睿智、更快樂:投資大師奉行的致富金律》一些筆記碎片
書中,作者詢問投資領域的一些名人,嘗試從他們的觀念想法中,取得一些我們可以參照之處。
雖然討論的是投資理財想觀的議題,但是裡面很多東西都可以套用到其他事物上;
像是要 如何學習?
裡面提到可以透過複製模式,試著與一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往來,並觀察他們的做事模式,提取符合自己才能與個性的方法。
模式只是工具,只要在意是否適用。不用怯於模仿,也不用擔心他人怎麼想,不需要他人的認可。
另外,一般人找到可行的觀念往往淺嚐輒止,書中詢問對象則認為,要麼全力以赴,要麼根本別試。一旦我們想把注意力放在什麼地方上,我們聚焦之處會為之拓展。
如何應對未知?
在此之前,詢問對象希望我們接受沒有辦法預知或控制未來,這樣的事實。因為所有的事情都受到近乎無限多因素的影響,因此不可能一再猜中。
雖然是這樣,我們依然能夠試著研究過去的模式,把它當作判斷可能發生的事的依據。而模式會有週期,做出逆於週期性的行為,將可讓週期性成為優勢。
市場狀況沒辦法要求符合喜好,不過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,根據之前的氛圍轉換攻守順序。在不確定的世界中,我們必須懷抱謙虛、懷疑與謹慎。
如何強化韌性?
由於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預測紛擾的時間點,起因或本質。因此詢問對象認為我們應該要敬畏不確定性,判斷自己是否具備反脆弱性。
除一般性的減少債務、留意開銷外。重點是將焦點放在防震上,而不是獲利,堤防過度自信與自滿。
留意自己暴露於什麼樣的風險,尋求安全邊際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