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《你都沒在聽》Kate Murphy

重要的不是發生什麼事,而是我們對這些事的感受。

書中引用曾在聯邦調查局服務的人質談判員說的話。認為如果不停下來聽人說話,就會錯失很多機會。

談論自己不會充實知識庫。對話結束時,可以問問自己:「我從那個人身上學到什麼?那人今天最煩惱的事是什麼?那人對我們的談話有什麼感覺?」假如回答不了上述問題,或許需要加強傾聽的能力。

如果到哪裡都覺得沒有自己不知道的事,也就侷限了自己成長、學習,連結和改變的能力。他認為接納他人並給予體貼的回應,敞開心胸傾聽他人的經驗和想法,是一種需要培養的技術。

 

《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》Ethan Kross

注意我們和問題之間所保持與未保持的距離。

*內在對話演變成負面情緒製造機,會導致我們失去觀點,對情況採取大幅窄化的視野,放大逆境,導致反芻思考和伴隨而來的壓力、焦慮和憂鬱。

相反的,它對於幫助我們面對艱難處境和隨之而來的感受是不可或缺的。盡管在遭受壓力下不容易保持彈性,但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形塑它。

透過短暫抽離、分心轉移思緒或逃避是拉開事件距離的短期解方,如此幫助我們透過想像力視覺化重新看待問題。

看到「大局」協助我們體認自身知識的不足,覺察到生命的不同脈絡以及他們可能隨時間演變,承認其他人的觀點,並且調和對立的觀點。

 

《開口問,全世界都會幫你》Wayne Baker

我們習慣低估他人幫忙的意願與能力

*作者認為:「除非開口問,否則永遠不會曉得大家知道些什麼,或是他們認識誰。先別對別人的能力下定論,只管說出自己真正的需求。」。

我們沒能向他人提出請求的原因還包括:我們過度堅持靠自己。我們認為求助得付出社會成本。我們的工作文化缺乏心理安全感。組織的體制、程序或結構妨礙我們求助。我們不知道該要求什麼,或如何要求。我們擔心自己沒有資格求助。我們害怕自己看起來很自私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傾聽 自我對話 提問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cel marcel~ 的頭像
    marcel marcel~

    marcelmarcel的學習地圖

    marcel marcel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